《新血滴子》

概况:中篇武侠小说,20万字

连载于1947年7月19日——1948年4月27日,《青岛时报》,连载时名《雍正与年羹尧》,署名鲁云;

1948年由上海励力出版社出版,更名为《新血滴子》,共二集。

背景:清朝 北京——江南

内容提要:清朝康熙年间,第四皇子为夺取皇位微服出京,他广结天下豪杰为自己效力,终于在众豪杰的帮助下,登上了皇位。之后,他便将其兄弟及众豪杰一一剪除,并大兴文字狱。大儒吕留良被灭九族,其孙女吕四娘武艺超群,夜入皇帝深宫,欲报血海深仇。

   本书依据大量的野史稗说,加以自己独特的艺术诠释,演绎成此篇带有史诗性的故事。作者把年羹尧写成以“八侠”为代表的反清力量的首领,把雍正之罗致、依仗年羹尧,阐释为一种违背清朝根本利益的政治交易,这些都是原始素材里所没有的。

该故事蕴含的悲剧内涵是非常丰富的:胤祯的性格,他的雄才大略和他的毒辣手段,他的成于“血滴子”、死于“血滴子”的运命;年羹尧的性格,他和“八侠”等人恢复汉家衣冠的梦想及其幻灭;吕四娘的身世,她与年羹尧之子结合、生子以报恩和她暗杀胤祯以报仇的行为等,都是极有能量和张力的历史悲剧题材。

评论:在作者笔下,允贞固然是个觊觎帝位的野心家,但确有过人的识见、气度、胆略和才能。他的“夺嫡”计划和行动,贯穿着一种“舍我其谁”的自信。当发现“司马雄”(化名的白泰官)投奔允异之后,他马上寻到伏处牖下的那个糟老头(实为白父,即后来制“血滴子”以进者),迎养于府中,表现了一种“千金市骨”式的远见和宏大气魄。允贞的枭雄性格和胆略,还表现在他与年羹尧的关系。当他发现年羹尧和“八侠”的反清立场及活动之后,竟敢孤身深入虎穴;当他的身份暴露之后,他能镇定自如地与对方达成政治协议。这些行动的背后,既有他的深谋远虑,又有他对对方的惺惺相惜(同时却深含恐惧)。虽然这些思虑、情感最终统一于“稳定江山”的总体目标(为此他可以采取一切“不近人情”、出尔反尔的措施),但是,在政治目的达到,剪除了年羹尧等异己力量之后,他仍“留下密旨,劝他的儿子登基以后,要相机行事,而使全国恢复汉家的衣冠,以保他的信用”,其中未尝没有对自己行为的追悔和对异己力量之强大的恐惧。这些情节当然大多出诸作者虚构,惟其出于虚构,才更反映了作者刻意想把古人写得“活”一些、刻意想摆脱传统小说写人则脸谱化、写历史则单维化等倾向的用心。

允贞初闯江湖,虽武艺高强,却不谙平民生活和江湖规矩。于是作者还特别在他身边安排了一个俗而又俗的卫士秦飞,通过这个“甘草人物”的眼睛和口谈,来考察、评论“爷”的所作所为。

年羹尧则是一个既桀骜、阴鸷、果断,又颇重情义的人。当允贞身份暴露,一场众寡不敌的恶斗即将展开时,是他的果断,使得干戈终于化为玉帛。

作品中还有两个纯属虚构而又写得很有个性的人物:“蝴蝶儿”和“小常随”。

蝴蝶儿是一个有野心、有权谋,而又不失其天真的女性形象,是允贞在游侠途中偶然救出的一位民间新娘子。她本来就对包办婚姻十分不满,允贞正好撞倒她的彩舆,使她逃脱了这桩扫兴的婚事。蝴蝶儿虽然不会武艺,却比许多江湖人更有江湖气。她善于识人,很重信义:是她最先识破允贞的身份,却又始终为之保密。她既追求自由的爱情,又不甘贫贱,一心要出人头地。她曾追求允贞,没有成功,转而投入秦淮平康;身处娼门,却不屑学习琴、棋、书、画,走那些“名妓”的成功之路,然而,与年羹尧的遇合,却使她几乎得到了希望得到的一切。这位蝴蝶儿对年羹尧也确实忠贞不二,直至羹尧身后。

小常随是跟允贞微服出游的一个小厮,离京不久便与主人失散。后来才知道他被周浔收留,并与周浔之女周小绯结为夫妇。雍正登基,剪除年羹尧党之后,小常随突然在京中出现,并且进宫求见。小常随向允贞报信儿,请他防备着点,然后撞墙自尽,因为他觉得周小绯她们待自己不错,不能对不起她们。他对两边都要知恩图报,都不能够丧天良。


《青岛时报》剪报(1948年2月):

励力版封面:

发表在 作品介绍 | 标签为 , , , , | 留下评论

《寒梅曲》

概况:社会言情小说,连载于1943年10月6日——,署名霄羽

已见到的最末一期连载,最后写有:“寒梅曲”上集终,暂停,下集待续。

上集计13万字,续集目前尚未见到。

上海励力出版社出版时分为若干册,各有书名:暴雨惊鸳等,署名王度庐。

背景:民国 北京内容提要:未见全文,上集的故事围绕京剧女伶黎艳芳与其妹砚梅的命运展开,艳芳企图在舞台上压倒竞争者,因而不得不接受官僚接济,並接受了某次長少爺的求愛;砚梅则結識一位音樂家,受到新文化思想的熏陶而走向自立。书中所叙名剧排场、“京”“海”两派同异、戏班规矩、民初之游艺场所风貌等等,均甚生动细腻。

以下为1943年10月5日刊载的新作预告:

发表在 作品介绍 | 标签为 , , , | 留下评论

《春秋戟》

概况:武侠小说

1948年9月开始在上海《力报》连载,名《姊妹春秋戟》,目前所见报纸连载至第十四章;1949年该书由上海春秋书店出版,改名《春秋戟》,目前已见三集(二十四章,未完),之后未见。

背景:清朝嘉庆年间,北京-陕西

内容提要:《春秋戟》的素材与乾隆時期的福康安有关。

铁面温侯唐立冲是一位退役总兵,二十年前曾随福康安平大、小金川,转战台湾、安南、西藏及闽、浙、川、陕、两广等地,凭手中一杆方天画戟,屡立战功。当年他和福康安部下诸将一样飞扬跋扈,不可一世,於征战中亦做过不少坏事。他曾通過“比武定亲”的方式娶侠妓蕴娘为妾,生下长女梨春、次女蕙秋,但又听信谗言,以为蕴娘不贞,導致蕴娘愤而携女出走。唐立冲赶往峨嵋山,继续谴责蕴娘,争执中将她和三岁的梨春推下深谷,生死不明;襁褓中的蕙秋则被送回北京,由唐立冲之大妇抚养。

二十年後,蕙秋已经成年。唐立冲良心不安,以年迈之躯,单骑远走峨嵋,欲赎前愆。他离家后,蕙秋随後亦出走,追踪父亲,欲为援手。蕙秋是一个初走江湖、卤莽好斗而又追求爱情自由的少女,一路上经历了许多艰辛、困苦、争斗、厮杀,见识了各色人物,逐渐了解自己身世,并且与堕崖未死、东行报仇的姐姐和生母先後遭遇。

母女三人皆武艺高强,蕴娘、梨春母女要复仇,蕙秋要保护父亲,于是骨肉同胞成了敌手。其间,还有一段蕙秋与仇家之子、少年强盗“赛潘安”韦梁的爱情故事。韦梁是一个做过强盗而不失侠义胸襟、开朗爽直的少男,对蕙秋多有帮助。

评论:

此书目前只見到前三集。群众出版社出版时,附了王度庐先生的夫人李丹荃女士写的续集。作者原所构思的后续情节,现在不得而知,殊为遗憾。

本书的主干情节为夫妇、父女、姐妹之间复杂的情仇恩怨,然而其最大特色则为自觉的社会批判精神的显现,这种批判隐含在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及其性格之中和諷刺筆法之中,而且与历史主义是统一的。

本书通过生动的人物形象和社会生活图景,展示了乾嘉时期“兵”与“匪”、与“官”、与“绅”的关系。

附图:

   下图为春秋书店版第二集封面(1949年7月):

下图为《力报》连载剪报(1948年9月1日):

发表在 作品介绍 | 标签为 , , , | 留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