概况:长篇武侠言情小说,50万字
连载于1940年4月7日至1941年3月15日,原名《舞鹤鸣鸾记》,连载后曾由报社出版印行,后由上海励力出版社出版。
《鹤—铁五部》之第一部。
内容提要:
江南鹤原名江小鹤,童年时,其父因犯“淫戒”,而被师父鲍昆仑“清理门户”,率众徒残酷杀害。小鹤立志报仇,历经飘泊、凌辱之苦,终于拜九华山桐柏老人为师,学得武林绝技。十年后下山,寻找鲍昆仑,兑现复仇誓愿。
鲍昆仑的孙女阿鸾与小鹤青梅竹马、两小无猜,相爱甚深。祖父当然不会成全这份“孽缘”,于是做主将阿鸾嫁给大侠纪广杰,并使他们也与小鹤为敌。
小鹤非阿鸾不爱,然而却因身负“世仇”这个大包袱而不能与之结合;阿鸾始终为小鹤守贞,但亦因情仇交战而痛苦万分。
纪广杰与阿鸾入川保护鲍昆仑,中途陷身秦岭盗窟,小鹤先救出阿鸾,回身再救纪广杰 。阿鸾独坐山头,既恨爷爷当初做事太过,又觉愧对江小鹤与纪广杰,于是纵身跳崖。小鹤回来,只捡到她的红鞋一只。
江小鹤认为不能因与阿鸾的“私情”而不报“杀父大仇”,乃单骑入川,擒得鲍昆仑,押回汉中。途中忽生变故,鲍昆仑被铁杖僧救走。江小鹤追踪,竟然巧遇跳崖未死,也被铁杖僧救出的鲍阿鸾。阿鸾责备小鹤不肯放过爷爷,愿以身代爷爷受过,夺剑刺向自己胸膛,小鹤阻拦不及,已致重伤。江小鹤悲痛之至,鲍昆仑亦颇悔恨,离二人而去。
阿鸾、小鹤倾诉各自内心痛苦,深感互相都是“冤家”,所经历的都是“孽缘”,相约泯却上辈仇怨,只待阿鸾伤愈,立即结为夫妻。不料铁杖僧的师姐道澄,趁小鹤外出雇车之际,劫走阿鸾。道澄与小鹤曾有武当比武之约,江小鹤乃孤剑独闯武当,大战“七大剑仙”,正当他被众道人围困之时,纪广杰、李凤杰与小鹤师兄哑侠赶到,助小鹤会同武当掌门惩罚道澄及其同党,双方消释误会。此时,小鹤方知阿鸾又被哑侠从道澄手中夺回,现在庞员外家养伤。
小鹤、广杰化敌为友,一同赶到庞家,阿鸾已因伤重不治而香消玉陨。此时,鲍昆仑已经自杀,江小鹤也手刃了直接杀害父亲的凶手,但是当他护送阿鸾灵柩回到故乡时,不禁感慨无限,万念俱灰……
评论: 《鹤—铁五部》的写作顺序是,先写的第二、第三部,然后才回过头去写的第一部,即《舞鹤鸣鸾记》。
所以在首载的《舞鹤鸣鸾记》前面有一“序言”,这段“序言”对于考察这套系列小说的创作过程很有价值,全文引录如下:
内家武当派之开山祖张三丰,本宋时武当山道士,曾以单身杀敌百馀,因之威名大振。武当派讲的是强筋骨、运气功、静以制动、犯则立仆,比少林的打法为毒狠,所 以有人说“学得内家一二,即足以胜少林。”此派自张三丰累传至王咸来,咸来弟子黄百家,又将秘传歌诀,加以注解,所以内家拳便渐渐学术化了。可是后因日久年深,歌诀虽在,真功夫反不得传。自清初至近代,武当派中的侠士实寥寥无几,有的,只是甘凤池、鹰爪王、江南鹤等。甘凤池系以剑术称,鹰爪王专长于点穴, 惟有江南鹤,其拳剑及点穴不但高出于甘王二人之上,且晚年行踪极为诡异,简直有如剑仙,在“宝剑金钗记”与“剑气珠光录”二书中,这位老侠只是个飘渺的人物,如神龙一般。而本书却是要以此人为主,详述他一生的事迹。又本书除江南鹤之外,尚有李慕白之父李凤杰,及其师纪广杰。所以若论起时代,则本书所述之事,当在李慕白出世之前数十年了。
《舞鹤鸣鸾记》标志着作者对于“侠骨柔情”样式的进一步探求,也标志着“系列作品构思”的成形。 《宝剑金钗记》写的是“情”与“义”的冲突,《舞鹤鸣鸾记》写的是“情”与“仇”的冲突;《宝剑金钗记》写的是优柔型的性格,《舞鹤鸣鸾记》写的是偏执型的性 格。如果说李慕白、俞秀莲的爱情故事倾向于缠绵,节奏有如“紧打慢唱”,那幺江小鹤、鲍阿鸾的爱情故事就奔腾着火一样的激情,回荡着力度强劲的旋律。情仇 相扇,爱恨交织,各走极端的偏执性格互相碰撞、冲突,又相互牵连、纠缠,使这部侠情小说具有鲜明、独特的个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