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铁骑银瓶》

概况:长篇武侠言情小说,86万字

连载于 1942年3月至1944年,原名《铁骑银瓶传》,曾由报社出版印行,1948年由上海励力出版社出版。

《鹤—铁五部》之第五部。

内容提要:

故事开始于玉娇龙与罗小虎分手约十个月后:

雪夜野店,单骑孤身,玉娇龙产下她与罗小虎的儿子,却被同店居住的方二太太用自己的女孩掉了包,留下一只银瓶为记。玉娇龙奋骑追赶,方二太太却被祁连山匪徒劫去,男孩也不知去向。出于天赋母性,玉娇龙对女孩视如己出,将她抚养成人,取名“春雪瓶”,让她称自己为“三爹爹”(满语,即“三姑姑”)。玉娇龙那被掉包的儿子,后来则被退隐江湖的原祁连山匪帮成员韩文佩收养,取名“韩铁芳”。

二十年后,玉娇龙母女闻名南北疆,人称大、小“春王爷”。

韩文佩亡故,铁芳得知义父真实身份和自己乃是“方二太太之子”,于是散尽百万家财,为寻母而闯荡江湖。途中仗义行侠,得遇女扮男装、身患重病的玉娇龙,结为忘年交。几经试探,玉娇龙已知铁芳确系自己离散的骨肉,但不便在途中相认,只告诉铁芳:要报劫母之仇,可先到天山之下,寻找一位自己“最亲近的人”帮助他,并嘱二人结为“终身伴侣”。铁芳决定服侍这位身怀绝顶武功而又病入膏肓的前辈一同入疆,行至白龙堆,遇狂风沙暴,玉娇龙终于不支,口吐鲜血,死在来不及相认的儿子怀中。

铁芳埋葬了这位“前辈病侠”,决定先将自己“寻母”之事放过一边,乘“病侠”所遗铁骑,西行了却她的身后之事。到达新疆尉犁,他在哈萨克赛马大会上初会春雪瓶,却被射伤,狼狈落荒而走。

春雪瓶往迪化寻找“三爹爹”,并欲拜见逢旨来疆的玉钦差即“舅舅”。途中得知“爹爹”死讯,赶往白龙堆,韩铁芳已在带伤料理起灵事宜。雪瓶十分惭愧,共同安葬亲人之后,给铁芳留下金银一包,自己前往迪化。铁芳追去,在古庙中结识罗小虎。

春雪瓶到迪化,玉钦差因玉娇龙之身世尴尬,不肯公开认亲。雪瓶夜探钦差府,被发觉,于战斗中杀死护府之镖头。官府搜凶,怀疑并逮捕在此住店的罗小虎。罗小虎始终认为雪瓶是自己和玉娇龙的亲生女,慨然为之顶罪。

罗小虎起解伊犁,在被雪瓶所杀镖头的同党私刑折磨之下,已经奄奄一息。铁芳、雪瓶得到哈萨克人支持,救出垂危的罗小虎。罗小虎至死不知铁芳是其亲生骨肉,惟谆谆敦促“女儿”快嫁铁芳,不要重蹈“父母”的覆辙。

韩铁芳与春雪瓶经历一系列情感纠葛和江湖争斗,终于亲眼见证了祁连山匪帮和方二太太得到应有的惩罚,二人也终成眷属。他们回想起父母天各一方、刻骨铭心的经历,咀嚼着自己身受的险恶诈伪,不禁感慨万千,于是决定携手归隐,永不再入江湖。

评论:

本书故事安排极富巧思,在第一回中就写得高潮迭起,扣人心弦,这在一般旧式武侠小说中极为罕见。

在本书的结构上,最震撼也最戏剧化的情节便是:父、母、子,原本天各一方,在二十年后,父母却都分别与儿子相见订交,结为忘年友,又均死在儿子怀里:一死于大漠狂飙中,一死于大雪纷飞下,都是天愁地惨的永别场面。

作者把罗小虎、玉娇龙与韩铁芳的关系,从亲情的层次升华而臻“义”境,实是难能可贵。

在情境设置上较前几部作品亦另辟新界,并描绘了在塞外天山、大漠草原上,哈萨克、蒙古等兄弟民族与汉族和睦共处的生活状况。

刊载预告:

此条目发表在作品介绍分类目录,贴了, , , 标签。将固定链接加入收藏夹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