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寒梅曲》与“老北京城南大世界”

近日在网上读到一篇文章,写的是老北京城南的事,图文并茂,资料详实,读后很长见识。

 许多人都知道王度庐先生写过不少侠情小说,但不一定知道他还写过一些社会言情小说。王先生的社会言情小说,多以北京民初为背景,京腔京韵,情深意浓。在小说《寒梅曲》中,坤伶黎艳芳每天晚上要去的“新世界”,就是这篇网文所写的地方,小说中也写了“新世界”里外城公共场所的首部电梯,和能够远眺京城景色的五层屋顶花园等,不同之处是此文说“新世界”是一四层高的楼房,而小说中说是七层大楼,看了照片才明白,原来都对。

 《寒梅曲》于1943年10月开始在报纸上连载,署名霄羽,连载至“上集终,暂停,下集待续”,却未见“待续”。励力出版社的版本,目前也只见第一集,书名“暴雨惊鸳”。该作品连载前,报上曾刊有“新作预告”,有故事梗概,遗憾的是后半部至今未见 。该书残缺本将于明年由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。

 以下图文摘录自:北京顽主吧吧,楼主为dougelf,谢谢作者。

《老北京城南大世界尘封的娱乐区》

下图为新世界游艺场大楼:

 香厂路、仁民路、华严路是三条“新市区”时期开辟的重要道路。走在三条平行的、东西向街道上,只要你留意查看,就会发现一些老建筑上面还遗存有老商号广告的蛛丝马迹。

  下图为区域示意图:

下图为万明路与香厂路交角的新世界游艺场:

大世界投资人是江西军阀陈光远,他靠搜刮江西的民脂民膏,终饱了私囊。他的一个最得宠的五姨太一手策划,在这里建起了四层楼的大世界。她要求工程师把大楼设计成海轮船模样的外形,她说,我的船就要向“钱”(前)开,我就要“钱”。

  1918年2月11日(农历正月初一)大世界落成开业。和北京饭店、六国饭店一样,大世界安装了外城公共场所的首部电梯。开张的数日内,还发生了人多争相挤坐电梯,将人踩踏致死的事件。
 香厂路东抵留学路,西到阡儿胡同,是“新市区”时期开辟的一条重要街道。新世界游艺场位于香厂路与万明路交叉路口东北把角,临街斜向,外形象一艘轮船,平面呈不规则几何形,是四层高的楼房。一楼正门开向西南,与东方饭店隔街相对,因仿照上海大世界而建,人们俗称其为“大世界”。 门首层面对的是电梯间,电梯两侧高大的铁栅栏上悬挂的都是坤伶们的大幅剧照。右手是购票处,当时采用的是通票制,购票后各层随意游玩。北部有小有天菜馆,专售南北大菜。东部是“崇雅社”坤伶们的女戏场,余派女老生孟小冬、程艳芳、福芝芳、李月卿、白素忱、苏兰舫、金友琴、梁春楼、金桂枝、郑菊芳、赵淑舫等数十位坤角在这里常年演出。

二层东部是电影院,专演各国电影新片,南部是茶屋,北部是商场,西部是杂耍场,经常表演魔术、京韵大鼓、梅花大鼓、相声、双簧、单弦、快板书、莲花落、五音联弹等等。
  三层东部是屋顶花园、照相馆,南部是茶屋、商场,西部是说书场。
  四层东部是屋顶花园,南部是咖啡馆,西部是吉士林番菜馆,北部是大菜雅座间。
  五层的屋顶花园是南城最高点,是品茗赏花,远眺京城景色的理想之所。北望紫禁城三大殿、北海白塔、景山万春亭历历在目,西望苍翠葱茏的西山景色尽收眼底。
  当时大世界聚集了一大批京津地区有名、有绝活的各类艺人,由于它的位置临近前门大栅栏商业街,北靠 “八大胡同”、琉璃厂文化街,东距天桥一箭之遥,成千上万的各色游客络绎不绝,使大世界门前昼夜毂击肩摩,道途填塞,因而不得不请巡警控制游玩大世界的人数。
 下图为今日异地复建的四面钟:

大世界的生意兴隆,引起一些商人的嫉恨。清末在广东水师衙门为官、民国初年曾任督军的李准,人称李军门,聘请时任国会议员的广东人彭秀康为总经理,于1919年2月1日建城南游艺园(今友谊医院西院),欲与大世界分庭抗礼、争夺游客,同时又在城南游艺园西南(今北纬中学门前路中)修建了一座四面钟,与新世界游艺场大楼南北遥遥相对。这四面钟楼高十几米,四面皆装有钟表,状似铁锚。彭秀康言下之意,我要用这只铁锚,拴住船形大世界的生意,使它无法启航,不能向“钱”(前)开,断了它的“钱”脉。

1919年6月11日晚,北京大学文科学长陈独秀带着起草的《北京市民宣言》,同高一涵、邓初等人在大世界屋顶花园抛洒传单时,被暗探跟踪,在东方饭店门口遭到逮捕。后在各方营救和社会舆论下,当局被迫于9月16日将陈独秀等人释放。当年毛泽东在他主编的《湘江评论》上撰文,称颂陈独秀是“思想界的明星”,并全文转载了《北京市民宣言》。

1928年政府南迁后,大世界的生意一落千丈,不久就闭门谢客了。后来成为桂系军阀白崇禧的兵营,七七事变时是北平犯人收容所。解放后,大世界大楼先后被建工医院、印刷厂、办事处、香厂路小学等使用,八十年代初拆除时,还从地下室的水牢中抽出很多的污水。

下图为建于1918年的东方饭店老楼:

在北京外城虎坊路以东、珠市口西大街以南、永安路以北、留学路以西的一大片区域内,分布着腊竹胡同、小腊竹胡同、阡儿胡同、大川胡同、万明路、香厂路、仁民路、华仁路、华严路、大、小保吉巷、仁寿路、板章路、板章胡同等诸多的街巷。尤其是香厂路、万明路、仁民路、仁寿路、板章路等街巷在清末民初时期,曾经是北京最繁华最热闹的“新市区”。时至今日,这里的建筑还隐现着曾经有过的辉煌痕迹。

下图右是新世界游艺场,左是东方饭店:

李大钊、陈独秀、钱玄同、蔡元培、胡适、邵飘萍、张大千、林语堂、刘半农、黎锦熙、白崇禧、郭沫若、张学良以及老舍、巴金、赵丹、赵树理、关山月、傅抱石、茅盾、叶圣陶等人都曾在此居住过。吴佩孚、张作霖、冯玉祥发生直奉战争,鲁迅避难住在东方饭店期间,在此撰写了著名杂文《纪念刘和珍君》。

此条目发表在网海采撷分类目录,贴了, , , 标签。将固定链接加入收藏夹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